GG热搜
当一切都可便捷,悲伤又是什么?
匿名用户
2016-07-28
次访问
当一切都可便捷,悲伤又是什么?  微信盛行之时,多少人成了“食指族”,新闻、传说、旅行日志、名人轶事……时间被紧压、被储存、被最大容积化,只要你打开手机,海量讯息要求你判断、审视、汲取,也要求你表达、发言,点赞或者献花。时代越益要求你既反应神速,又全知全能。对朋友说:我好像站在一条河流的当中,若往后退似更恐惧,只有往前才能消灭恐惧。或者,我就干脆站在岸边?朋友说:是的,只能前进。站在岸边不行,更容易被潮水覆盖掉。  是的,可爱的朋友圈,万能的朋友圈,让人又爱又恨的朋友圈,也是不无怪诞与荒唐的朋友圈。  曾经陪一个作家朋友签名售书,两位粉丝笑吟吟上来,合照留影不算,要求互加微信。瞬间几秒钟,陌生人变成知己。彼此的世界变成了半透明,只要你查看对方的微信记录。你写书,你就无法拒绝买你书的人。在透明和半透明中,我们所要的安全感呢?是在与他人的屏障之中,是在浑厚的天地之间,我们才滋养、保全、珍爱那个自我。  也有人把朋友圈当作一种经营。通告,晒宝,传销,招商……轻喜剧风格比较容易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形象。海外的旅行,儿女的笑脸,丰盛的家宴,友人的婚礼,等等,一点点的自足,恰到好处的自赏。社会只接受好事。  一直觉得用哭脸与两手拜佛的表情符来表示你哀悼之类的感情,是否过于轻浮?在只收发好事的潮流之中,悲剧很自然地被稀释、被轻化。当一切都可便捷,悲伤又是什么呢?  日前,看朋友圈某作家发布的文字,说为友人这么快走出失子之痛而感到高兴与钦佩,要马上去看他。震惊一般的错愕。当所有的东西都以正能量与心灵鸡汤的形式出现,那恰恰是对真实人性的伤害。此时,为友人感到的悲痛应该是双倍的:面对透明的网络,你必须快速作出反应,忍痛逼使自己坚强。欢乐能够分享;对于无法分承的悲痛,请允许让他默默悲痛。  “我”,很容易在网络,在朋友圈被无限放大,我的看法,我的判断,我的决心……语言的虚妄撑起了“英雄”的假想。为别人着想,一切皆会悄然而行;为自己吸睛,先昭告天下。“我”,应该站在什么之上?大至去安慰一个失子的朋友,小至晒你今晚家宴的特色菜,都是应该考虑对方的接受,点面的平衡。  有戏言,每个人的一生都有5分钟成为名人的机会。那么,在每个人的朋友圈,每个人都有成为偶像的机遇。你演你的偶像剧吧;而我,愿违时逆潮地保持自我,或许是小小的沮丧,或许是不小的绝望。当一种随时随地要你作出反应的生活状态摆放眼前,你肯定离心灵远了。停留,反省,忧思,悲伤,人才为之人。